第六課
澳洲 、紐西蘭
◎澳洲
一、位置
→赤道以南
二、自然環境
1.地形:
→屬古老陸塊
→礦產資源豐富
(1)東部:高地區
→大分水嶺為主體
→沿海平原多港灣
→東北沿海為著名的澳洲
大堡礁
(2)中部:低地區
→湖盆低地
→地下水充沛
(自流井)
→可供放牧使用
(3)西部:高原區
→氣候乾燥
→岩漠廣布布
2.氣候
(1)受地形、緯度、洋流、行星風系影響
(2)類型
①熱帶莽原氣候
a.分布
→澳洲北部
b.成因
→冬:副熱帶高壓
、背東南信風
夏:ITCZ
c.特徵
→乾濕季分明
②熱帶雨林氣候
a.分布
→澳洲東北部沿海
b.成因
→冬:迎東南信風
夏:ITCZ
c.特徵
→終年高溫多雨
③夏雨型暖濕氣候
a.分布
→澳洲東南部(精華區)
b.成因
→迎東南信風、東澳暖流
c.特徵
→氣候溫和濕潤
④熱帶沙漠
a.分布
→內陸地區、西岸
b.成因
→副熱帶高壓、背東南信風、西澳凉流
c.特徵
→乾燥少雨
⑥溫帶海洋性氣候
a.分布
→塔斯碼尼亞島
b.成因
→西風吹拂
c.特徵
→年溫差小、無明顯乾濕季
◎紐西蘭
一、位置
→34°s~48°s
→太平洋西南隅~水半球中心
二、自然環境
1.地形
→以山地、丘陵為主體,屬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1)北島
→熔岩台地為主體
→火山地形發達
,地熱資源豐富,
火山土利農業發展
(2)南島
→新褶曲山地為主體
→冰河地形發達
峽灣、槽湖
●活的地形教室●
2.氣候
→受地形、西風影響
→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西側:迎風坡多雨(乳牛)
東側:背風坡少雨(羊)
→氣溫:北島>南島
3.資源
→地熱、觀光、生態資源豐富
◎產業發展
一、商業性農牧業
1.澳洲
(1)農業的特徵
①因地廣人稀,採粗放方式經營
②農產品以出口為主
③商業化程度高
④專業的分工與合作
→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現代化農業(高度專業化)
(2)農牧業分布
①酪農業:
→分布在都市和人口集中區
→較集約、近市場
②混合農業:
→在酪農區外圍
③粗放肉牛業:
→分布在莽原氣候區
→採大規模粗放經營(牛肉)
④粗放羊毛業
→【分布在昆士蘭省半乾燥區,有鑿井至受壓地下水層取水的自流井,解決牲口的飲水問題】
→採大規模、粗放、機械化、分區輪牧
→專業化程度高(羊毛1st)
(3)實例
→墨累-大令盆地(混合農業)
①早期:地廣人稀的澳洲,採大規模、粗放方式經營
→易受天災和國際價格波動影響(單一)
②近年來採行小麥和牧羊並重的混合農業
③經濟效益
a.充分利用人力、土地--小麥和牧羊農忙時間交錯
b.小麥、牧草輪種--保持土壤沃度
c.農牧並行--風險下降
d.與北半球小麥產期錯開--利小麥出口
2.紐西蘭
(1)紐西蘭的商業性農牧業與林業
①畜牧業
a.發展條件
→國際市場需求、冷凍、運輸技術的進步、地廣人稀
b.分布
→受自然環境影響,具區域性差異
→酪農業:北島>南島
牧羊業:西岸>東岸
→乳品牛羊肉為紐西蘭主要輸出品
②農業
→農業採精緻農業
→與北半球產期錯開、市場價格高
ex:水果、花卉 Zespri
③林業
a.發展條件
→地質年輕a缺乏礦產資源
→氣候濕潤a林業資源豐富
b.經營方式
→砍伐自人工林
二、工礦業
1.澳洲
(1)優勢
→地質古老
→礦產豐富
(2)發展
→ 1851:墨爾本發現金礦
→ WW2後:積極開採煤、
鐵、鋁土
→ 1950年代開採油田
(巴斯海峽)
→ 1982後,工礦業成
為經濟主力
(3)現今
→利用原料優勢,吸引外資設廠
→產業由農牧業為主
→轉為農牧工礦並重
2.紐西蘭
(1)條件
→地質年輕
a缺乏礦產資源
(2)工業發展
→以畜產品加工為主
(3)畜牧業為經濟基礎
2.紐西蘭
(1)條件
→地質年輕
a缺乏礦產資源
(2)工業發展
→以畜產品加工為主
(3)畜牧業為經濟基礎
三、觀光資源與生態保育
→因環境優勢觀光資源豐富
→政府重視永續發展
1.觀光資源
(1)環境優勢
①澳洲
→地跨熱帶及溫帶
→自然景觀豐富
②紐西蘭
→地形景觀多樣
北島:火山地形
南島:冰河地形
→活的地形教室
→人文資源:毛利文化
(2)觀光業發達
→觀光資源豐富
→政府積極經營
2.生態保育
→綠色環保國家形象
→促進觀光,農,林與畜牧業發展
→環保與經濟發展並行不悖
ex:紐西蘭的畜牧政策
◎多元文化社會
→因移民政策的轉變、二次大戰後人力的需求
→放寬移民政策改採技術、投資移民
→亞洲移民大增
→形成多元文化的社會
一、移民政策的轉變
1.澳洲
(1)澳洲移民政策
→白澳政策
→1901年成立澳大利亞聯邦,並確立白澳政策為其基本國策,且移民必須接受同化
→移民幾乎來自於英國,維持單一文化外貌
(2)轉變
→1973年廢除白澳政策,由英國轉向歐洲其他地區及1980年代後擴張到亞洲
→多元文化
2.紐西蘭
→早期的重歐輕亞的白人政策,1986年頒新移民法放寬其移民條件
→因英加入歐盟,才逐漸「脫歐入亞」,亞洲新移民增加
→呈多元文化景觀
(3)經貿關係轉變
→1980年代以後
→脫歐入亞:澳洲與亞洲的經濟關係日益密切,對東南亞國協會員國的輸出金額已超越歐盟、美洲
第七章 南亞
一、範圍:
東:孟加拉灣、西:阿拉伯海、南:印度洋、
北:喜馬拉雅山
◎形式封閉
→次大陸
二、自然環境與農業
1.地形:三大地形區
(1)北部:高山區
→屬新褶曲山脈
→以喜馬拉雅山脈為主體
→大河發源地
ex:恆河、印度河
(2)中部:平原區
→原為海溝後因河流沖積而成
①東部:恆河平原
→為文化發源地,人口集中,農業發達
②西部:印度河平原
→因位居西南季風末端
→氣候乾燥(塔爾沙漠)
(3)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半島主體
→屬古老陸塊,地勢西高東低
→礦產豐富,西北部富含黑棉土(棉花)
→工業區集中
☆錫蘭島:陸地的延伸
☆馬爾地夫:珊瑚礁島
2.氣候:
(1)受緯度、地形、季風影響
(2)類型
①熱帶季風氣候
→夏: 冬:
→年分三季
a.凉季
冬季 東北季風 11~2月
→因北部高山阻擋冬季季風
b.乾季
季風轉換期 3~5月 乾燥
c.雨季
夏季 西南季風 6~10月
②高地氣候
→北部高山區
→氣候植物景觀隨高度呈垂直變化
③熱帶莽原
→德干高原內陸
④熱帶沙漠(草原)
→塔爾沙漠
→印度半島西北部
3.降水
①水氣來源
→西南季風(印度洋)
②分布
→受地形影響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
ex:東北部:乞拉朋吉(地形雨)
4.自然災害
→因地形、季風影響
→天災多
ex:颶風、水災旱災、土壤鹽鹼化
→全球暖化的危機
→馬爾地夫滅頂危機
三、季風與農業的發展
1.農業發展
→深受氣候因素影響(季風氣候)
(1)雨量是南亞農業發展的命脈
(2)灌溉農業發達(與降水季節有關)
①成因
→降雨季節分布不均、降雨時間早晚不穩定
②影響
→過多釀水災,過少則旱災
→雨季提前,農作物來不及收成;雨季遲至,影響農作物生長
→乾燥地區因大量灌溉
→土壤鹽鹼化
2.農業分布及類型(配合P.104圖7-5)
(1)北部高山區
→森林、觀光資源豐富
→早期:稻米 英殖民後:茶
→為重要產茶區
(2)喀什米爾高原
→羊毛產區
⊙印度河平原
①因氣候乾燥,以旱作為主(灌溉農業)
→小麥
②經濟作物:棉花
(4)德干高原
①沿海迎風坡
→水稻
②內陸(背風)
→小米、小麥
③西北部
→棉花(黑棉土)
④西南沿海
→熱帶栽培業
3.農業發展議題
(1)農業生產問題
→季風每年降水多寡與時間早晚
→影響農作物生長
→引發饑荒問題
(2)糧產不足的問題
①成因(p.105)
a.人口眾多
b.水源量限制
c.耕地零碎
4.解決之道(策略)
(1)擴大農地灌溉面積
→成效有限
(2)實施綠色革命(1960年)
①目的:
→促進農業現代化及解決糧食不足問題
②作法:
→機械化+引高產量農作物品種『奇蹟麥』
+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單位面積產量大增
③影響:
→印度由長期糧食短缺國 → 糧食出口國
④問題
a.環境惡化
b.水資源不足
c.區域發展不均
d.貧富不均現象擴大
三、人口與環境問題
1.人口問題(人口壓力)
(1)自然增加率高,人口
成長快速
→傳統宗教、文化-大家庭制度,鼓勵生育
→社會、經濟-農業社會需大量壯丁勞力+孩童是生財資源
其他:貧民家庭嬰兒死亡率高+教育水準
→人口倍時縮短,人口結構相對年輕
(2)問題:
a.糧食不足
b.貧窮、貧富差距大
c.教育資源、耕地、居住空間、飲用水不足
2.難解的環境問題
(1)森林砍伐與林地縮減
①伐林目的:
a.英殖民期:興建鐵路以取得枕木
b.目前:商業伐林、農地開發、闢成茶園、旅遊發展
②影響:
→水土流失
→山崩、土石流頻率增加
→河川下游洪患增加
→生物棲息地受影響
(2)水資源問題
①水資源不足的原因
a.受熱帶季風影響,降雨過度集中夏季
→乾季缺水
b.水利設施不足
②解決之道
→興建水庫、發電廠及攔水導流工程
(大規模開發水資源)
③負面影響(爭議)
a.環境及人民遷置問題
b.造成下游孟加拉缺水灌溉與泥砂供應減少
→造成海岸侵蝕、海水入侵、影響漁業
(3)工業及其他環境汙染問題
①空氣汙染:主要來自汽車及燃煤工廠產生的酸雨
②水汙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水、生活用水
③工廠排放有毒重金屬
→食品、工業產品受到汙染
④追求經濟成長
→印度成為外商投資天堂
→生態環境遭大量破壞+危害人民安全
(4)土壤鹽鹼化
①成因:
→過渡灌溉(農業)
②分布:
→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的乾燥地區
③影響:
→土地生產力退化
(5)都市問題
①原因:貧困的農村生活產生推力,使人口湧入都市
②造成:都市人口遽增,違章建築、垃圾、遊民、貧民窟形成混亂的都市景觀,如孟買
四、印度社會制度與經濟發展
1.複雜的文化
→成因:不同民族相繼入侵
→達羅毗荼人:最早的居民
→雅利安人:中亞草原遊牧民族
→蒙兀兒人:波斯人、希臘人、伊斯蘭教徒、蒙古人與印度人混血
(1)複雜的宗教
→宗教大拼盤
①印度教
a.印度第一大宗教
b.融合雅利安人神祗、習俗,與達羅毗荼人傳統信仰而創立
c.屬於多神教,與種姓制度,影響印度人的生活、文化甚大
②宗教衝突
→印度教vs.伊斯蘭教
a. 1948年印度、巴基斯坦因宗教分治
b.印巴爭取喀什米爾主權,爆發激烈戰爭
c.影響
內政(憂):
→非印度教徒占多數的地區,常反對政府政策
外交(患):
→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宗教因素而分裂,至今仍衝
突不斷。尤其是喀什米爾地區。
(2)眾多的語言
①主要由雅利安語(北部:如梵語、印度語)及達羅毗荼語(南部:泰米爾語)構成
②印度獨立後,訂定15種官方語言,以印第語為國語
③報刊雜誌、公告、郵件、紙紗均同時使用印第文、英文
2.嚴峻的社會制度
→種姓制度
(1)形成
→與達羅毗荼人區隔,內部出現貧富差距
(2)特徵
→四大種姓,強調輪迴轉世
(3)影響
a.維持社會穩定
b.無法盡其才、貧富差距大
c.違反人權
(4)種姓制度面臨的挑戰
→教育和現代技術逐漸使種姓制度面臨巨大的衝擊
3.經濟發展
•
獨立前:工礦業人口少、產值低,僅有少數城市有黃麻、食品加工、鋼鐵等工業
→貧窮農業社會
•
獨立後:實施中央計劃經濟(1950年代起)
→落實社會公平、正義
(1)計畫經濟
①優點
a.資本由國家控制
→利政策推行
b.資金來自國內,外債較少
c.經濟策略保守
→不易受國際經濟不景氣影
②缺點(保守、缺乏競爭力)
a.賄賂盛行→因政府控制力大
b.限制太多,外資撤離→因保護國內企業
c.國營企業效率低
③對策(轉型)
→實施改革開放政策
ex:放寬限制、國營企業民營化
(2)經濟改革
①時間:
→ 1991 年採市場導向的經濟政策
②方式:
→國營企業民營化、解除政府管制、減少政府支出、開放國外資金投資。
③主要產業
→資訊科技產業
※優勢
a.技術人才多
b.市場廣大
c.工資低廉
d.租稅優惠
e.英語教育
f.位置(時差
④高科技產業
→以軟體、資訊服務為主
→邦加羅爾(班加洛)
⑤在全球化與國際分工下,印度成為許多跨國企業投資的重心、外包區
(3)新興服務業
→利用優勢條件
→2013 年印度服務業產值占全年 GDP 的 56.8 %
①零售業
→近年則主要在都市建連鎖超商與大型賣場
(3)新興服務業
②電影娛樂
→孟買:寶來塢
③企業流程委外產業(BPO)
a.成因:
→薪資水準低+時差、高等教育+英語流利+廉價人力
b.影響:
→印度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愈形增加
(4)貧富差距大
①成因(背景)
a.幅員廣大且環境差異大
b.種姓制度:社會階層難以流動(特別是農村),文
盲比例高達7成
c.英國統治造成普遍性貧窮及資源分配差異
d.獨立後的經濟發展:擁有資金與知識技術優勢者, 在綠色革命過程中獲取弱勢者無法得到的財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