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第三、四章 非洲(一)

第三、四章 非洲
一、範圍
東:印度洋、西:大西洋、北:地中海、
南:印度洋
二自然環境
1.地形
→形式完整而單調
(1)地形以高原為主體
→屬古老陸塊,地形相對平坦
   (金屬礦產豐富)
盆地分布其間
(2)海岸線綿長而平直
(3)平原集中沿海低地
→尼日河、尼羅河三角洲

2.氣候
(1)以熱帶氣候為主
(2)特徵
氣候乾燥
暖熱
南北對稱(緯度)
(3)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a.分布:
→赤道附近
ex:剛果盆地
b.成因:
ITCZ
c.特徵:
→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莽原
a.分布
→雨林兩側
b.成因:
→夏:ITCZ
  冬:副熱帶高壓
c.特徵:
終年高溫,乾濕季分明
熱帶沙漠
a.分布
20°~30°
ex:撒哈拉沙漠、剛果盆地
b.成因:
行星風係季節性移動
  涼流經過
c.特徵:
→夏乾冬雨,夏熱冬暖
熱帶高地氣候
a.分布:
→東非高原
b.特徵:
→氣候、植物景觀隨高度成垂直變化
半乾燥氣候
→沙漠兩側
夏雨型暖濕氣候
a.分布:
→南非東南端
b.成因:
→阿古拉斯暖流
  迎東南信風
c.特徵:
→氣候溫和濕潤
熱帶季風
a.分布:
→幾內亞灣
b.成因:
ITCZ季節性移動
3.資源
(1)自然資源
→草原、森林資源豐富
提供衣食來源
吸引觀光客
(2)地質
→因屬古老陸塊
→礦產豐富
ex:中非:銅、鈷、鐳      北非、西北非:石油
   南非:石油、鑽石
4.水文
(1)河流少且多內陸水系
(2)五大水系
(3)大河下游多急流、瀑布、水力資源豐富,不利
航運
(4)非洲雨量的時空變化與水源利用方式,塑造了各地居民的生活特色
ex:北非灌溉農業
   西非旱作農業

三、農業發展
→受水資源多寡、地形、殖民影響
1.北部非洲:綠洲農業
(1)氣候:乾燥氣候
(2)水源:河水、地下水
(3)分布
尼羅河的帶狀綠洲
a.主要分布在下游氾濫平原及三角洲
b.發展條件:
尼羅河下游出現季節性氾濫
c.主要作物:稻、麥、玉米、椰棗
d.水利工程(補充)
→亞斯文高壩
.利:防洪、灌溉、發電、增加耕地糧食產量
.弊:土壤沙漠化、鹽化、土地肥力下降、三角洲後退、居民健康受影響(血吸蟲、瘧疾)、文化史蹟消失(阿布辛貝神殿
撒哈拉沙漠的點狀綠洲及游牧
a.點狀綠洲
ㄅ分布:
→山麓地帶
ㄆ水源:
→地下水
ㄇ特徵:
⊙作物成層分布
⊙水利設施
→地下水暗渠(活加拉)
→圓形中心軸灌溉系統
b.撒哈拉沙漠的游牧
→圖阿雷格人
ㄅ分布:阿爾及利亞南部
ㄆ維生方式:飼養駱駝、山羊、綿羊及經營駱駝隊商
亞特拉斯山區的地中海型農業
a.水源
→冬季迎風側的降雪
b.類型:
ㄅ早期:傳統地中海型農業(農牧並行)
⊙近水源:花卉、蔬果
⊙離水源:
→ 農牧並行
ㄆ今日:因氣候優勢(生長季長)、近歐洲
蔬果專業區
2.東部非洲:高坡農業
(1)受受地形、氣候、殖民的
   影響
(2)農業發展條件
→氣候涼爽、火山土
(3)農業型態
→垂直變化
傳統:自給性農業
→因人口增加,土地利用日趨精密
因西方殖民
熱帶栽培農業
→茶與咖啡為
ex:例如:衣索比亞(咖啡); 肯亞(咖啡、茶及棉花)

畜牧業
a.以游牧為生,如馬賽人
b.分布:
→東非肯亞和坦尚尼亞邊境莽原地帶
c.牲畜:牛、綿羊和山羊
d.南方乾季(冬季)時將牛隻遷往北方(赤道)
  當南方雨季(夏季)來臨時,又再度回來
3.西部非洲:
→受雨量分布及殖民影響
(1)類型
幾內亞灣沿岸的熱帶栽培業
a.成因:
→西方殖民
b.分布:
→幾內亞灣沿岸(∵氣候溼熱、沿海交通便利)
ex:象牙海岸、迦納
c.特色:
→大規模栽種單一作物(專業化程度高)、資金及勞力密集
d.作物:熱帶經濟作物
        ex:可可
幾內亞灣內陸的旱作農業
a.成因:
→雨量分布由沿海向內陸遞減
b.農業活動:
ㄅ叢林區裡多從事砍伐樹木、狩獵或在田地上種植芋頭、樹薯、蔬菜等游耕活動
內陸草原區:年雨量變率大
→栽培玉米、小米(旱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