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台灣農業的發展與轉型
一、台灣農業發展條件與特色
1.農業發展條件
→受自然投入(自然環境)及人文投入(人文環境)影響
(1)自然因素
①陽光充足
②雨量充沛
③全年為生長季
④地形複雜
ex:平原區為稻、蔗的主要產區
丘陵、台地種植茶葉、水果
沿海海岸區的養殖漁業
(2)人文因素
→受政策、勞力、資本、技術、
市場等因素改變的影響
2台灣農業發展特色(發展歷程)
→分5階段
(1)1859年~1945年(日治時期)
①政策:
→實施『農業臺灣,工業日本』政策
→提升台灣農業發展的技術與新品種的培育
②措施:
a.發展農民組織
→提升農產品的產銷能力並降低成本
ex:農會、農民合作社
b.興建水利設施(嘉南大圳)
→提升農田生產力與擴大市場範圍
c.研發農業科技
→改良品種、增加產量
(2)1946年~1953年(光復初期)
①目標:增加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因人口增加)
②做法:
a.推動土地改革方案(375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
→佃農→自耕農
b.改良稻米、大豆和玉米等作物的耕種期
→提高作物產量(複種)
◎複種:
→一年內於同一田地上連續種植
兩季或兩季以上作物的種植
方式
→複種主要應用於生長季節較長、降水較多(或灌溉)的暖溫帶、亞熱帶或熱帶,特別是其中人多地少的地區
(3) 1953年~1968年
①目標:
→「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帶動農業」
②做法:
a.增加產量,出口香蕉、鳳梨和柑桔
b.發展農產加工業,外銷鳳梨、洋菇、蘆筍罐頭
③成效:
a.賺取外匯
b.奠定工業及商業基礎
(4) 1969年~1991年(工業化階段)
①就業人口轉變成以工業、服務業為主
②長期貿易順差,美國要求降低關稅、開放市場及臺幣升值
③影響:
→部分農產品大量進口,產銷結構出現落差
④農業問題
→農業勞動力不足、產銷效率低落及農民所得偏低
⑤策略(解決之道)
→推動自動化生產並加強農業資源調查
(5)1991年以後~
①農產品農業產值仍持續成長,以中國大陸、日本與香港為主要出口市場,進口市場則為美國、巴西、
日本
②貿易自由化為臺灣開拓海外市場(是契機也是挑戰)
二、台灣農業經營問題與對策
1.農業經營問題
(1)農場規模狹小
①成因:
a.山多平原少
b.土地均分繼承制度
c.都市用地增加
→農地減少
②影響:(競爭力不足
)
a.不利機械化
b.生產成本高
c.所得低
(2)農業勞力老化
①成因:
a.所得偏低
b.工業發展
②影響:
→農村人口外流、兼業農戶日增
(3)糧食自給率不足
①成因:
→飲食習慣改變
a.稻米生產過剩
b.小麥、黃豆需求增加(需進口)
②影響:
→易受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動影
☆補充:糧食自給率
→「糧食自給率」是指國內消費的糧食中,由國內自行生產供應的比例
(4)加入WTO的衝擊
①成因:
→因台灣農業生產成本高(生產規模小)
→加入WTO後市場開放、關稅調降、補貼取消
②影響:
→對農業產生衝擊(稻米)
2.農業發展對策
(1)設置專作區與農業產銷組織
①設置專作區
a.作法:
→擴大農場規模,設置農、漁、牧專作區
b.目的:
→解決農場規模小,生產成本高的問題
→提高水果、蔬菜與花卉等園藝作物比重
②農業產銷組織(建立產銷班制度)
a.作法:
→合併耕地,擴大農場規模
→共同生產、共同運銷(降低生產成本利機械化)
→加入WTO後,採企業化經營、自創品牌
(結合電子商務與物流業)
◎補充:產銷履歷
→「產銷履歷」是指「生產履歷」,各類農漁畜產品與其加工品,在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各階段的歷程,都有紀錄供消費者查詢,充分賦予消費者知的權利,以消除大眾對食品來源的疑慮
※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
→中心圖案的綠葉代表農產品,雙向流程箭頭代表可追蹤、G字母代表「Good Product」,心型代表安心、放心、信心。
(2)農業機械化與農村再生
①成因:
→解決農村勞力短缺、人口老化問題
②作法(措施)
a.早期:換工、聘僱臨時工
b.近年來:
→推動機械化及農村再生
⊙鼓勵青年回鄉(漂鳥計畫)
⊙ 推動「小地主大佃農」
→促進農業勞動結構年輕化、
擴大農場經營規模
⊙推廣農村社區
☆「漂鳥計畫」希望擴大範圍,讓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的年輕人共同參與,透過鼓勵青年人走入農業及鄉村,體會「斯土斯有民」,腳踏實地的農村生活,熱誠地關懷周遭的自然環境,重新創造青少年的價值觀,發揮本土價值,熱愛台灣的土地。同時也可創造鄉村產業人力,協助年輕人在鄉村及農業中找到新的工作契機。
(3)水田轉做與活化休耕地
①成因:
a.飲食習慣改變及加入WTO後
→稻米消費量下降
b.糧食自給率低
②措施(作法)
a.水田轉作或休耕
ex:稻田→麥田
b.活化休耕地
→種植進口替代作物提高糧食自給率
→種植具有外銷潛力作物
(4)發展精緻農業與休閒農業
①成因:
a.加入WTO後開放市場,進口農產品
b.生活水準提升(週休二日)
②發展方向
→朝精緻農業與休閒農業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