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第三章第二級產業概論(二)(高一下)

(9)規模經濟(內部經濟效益)
→工廠因生產規模擴大,使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降低,進而獲得的經濟效益
◎生產規模擴大,規模經濟的效益增加
→設廠地點的選擇也就比較不受限制
ex:六輕

◎最佳區位
→通常是指各項區位因素經過評估後,在有利與不利之間所取得的平衡點
3.製造業區位變遷的因素
◎早期:(工業革命後)
→製造業的發展開始成形,出現傳統工業區
⊙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因
●成本要素:運輸成本+加工製造成本
●總運輸成本最低處即為最佳工業區位(韋伯工業區位論)
◎現今:
→因交通運輸革新、生產技術提昇、全球化經濟體系形成及環保意識抬頭
→製造業區位變遷
(1)生產技術的進步及生產方式的改變
生產技術的提升
→可替代性原料越多
→原料因素影響就越小
ex:人工橡膠、鋼鐵工業區位由原料區位→市場區位
生產方式的改變
→轉包、代工的出現(製程專業化)
  及自動化生產(製程標準化)
→工廠區位移轉更頻繁
ex:OEM:接受客戶指定,按原圖設計代工製造
   ODM:為客戶提供設計,製造代工的服務
(2)交通革新的影響
定義:
→通訊技術及運輸工具的革新
影響:
a.使運費大幅降低
b.使運費大幅降低
c.運量提高
距離的阻力減弱,選擇增多:
→工業區位
→可分散各地、可視狀況而適時遷移










◎時空壓縮(時空收斂
→交通革新使各地之間的時間距離較以往更為接近
(3)區域優勢改變
→區域優勢是相對於其他相互競爭之區域而言的,所以不是一成不變的
→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下,各地均企圖透過各種基礎設施的提供或租稅減免的方式,來創造區域優勢
ex:保稅區
(4)全球分工的出現
成因:
→交通革新+區位優勢
→形成全球化經濟體系
形成:
→全球分工體系
影響:
→工業區位及生產模式改變
→接單後再生產
即時性生產(可節省倉儲費用及產品過時風險)
ex:高科技產業(just­in­time production,簡稱JIT
(5)環保標準不同(環保意識抬頭)
→因環保意識的抬頭+各國環境法規的不同
→已開發國家因此制定嚴格的環境法令,限制工廠汙染,使已開發國家的高汙染工業多移轉到環境保護法令較為寬鬆的開發中國家
ex:杜邦事件、RCA事件
  (重化工業)

(6)產品的生命週期
定義:
→產品從出現到退出市場的過程


◎區位移轉 因為生產技術進步,交通革新,區域優勢改變,全球分工等因素造成產業外移
◎區位聚集 相同性質的產業聚集在一起
◎區位擴散 因全球市場和生產成本造成生產者遷移到更具有利益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